怀孕了,管不住嘴,自己吃胖得了妊娠糖尿病不说,生下一个巨大儿,将来宝宝比别的孩子更容易得糖尿病。怀孕期间随便吃吃喝喝,很可能就吃出两代人糖尿病。在世界糖尿病日来临之际,昨天鼓楼医院举办蓝光行动糖尿病义诊。江苏省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朱大龙介绍,研究发现,巨大儿和小不点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准妈妈们不可再乱吃了。
罕见
14岁少年185斤,因“黑脖子”确诊为“糖娃娃”
在昨天的义诊现场,来了一位小胖墩。虽然年龄很小,只有14岁,但体重却不轻,不到1.6米的身高有185斤,走起路来浑身肉都在动。这名糖娃娃,也是当天义诊现场年龄最小的糖尿人。
据家人介绍,孩子从小爱荤菜,蔬菜吃得少,起初也没在意,总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吃得多身体好,也就随他去了。可前不久,家人无意中发现,孩子脖子上皮肤发黑,很难看。担心皮肤病影响形象,一家人就带着孩子去看医生。结果医生一看怀疑是假性黑棘皮症,便让孩子去查血糖。这一查不得了,空腹时血糖高达30mmol/L,是正常值的6倍。
“以前,提到糖尿病患者,年龄都是在30岁以上的。现在,这个群体儿童越来越多。”朱大龙不无担忧地说,糖尿病的年轻化与肥胖,缺乏运动,营养不均衡比如吃肉多吃蔬菜少等很有关系,其中“黑脖子”是患有儿童糖尿病的征兆之一,成年后可能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作为家长,要高度重视,为孩子培养一个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
研究
“巨大儿”和“小不点”,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儿童糖尿病,很可能在怀孕期间就埋下了隐患。”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朱大龙介绍,在医学上,把出生时体重等于或大于8斤的足月新生儿称为“巨大儿”。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巨大儿仅为3%左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到本世纪初已经达到7%-8%。而造成巨大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孕妇在孕期补得太过了,导致孕妇体重激增,巨大儿也随之同步上升。巨大儿增多并非好事,不仅对母子健康存在不利影响,而且巨大儿日后的健康状况也有诸多隐患。巨大儿进入儿童期后容易发胖,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朱大龙表示,另外需要警惕的是低体重儿,也就是出生时体重低于5斤的这类宝宝,由于宫内生长发育受限,出生后会出现一个“追赶生长”的现象,浑身拼命长肉,日后成为小胖子的几率大增,患上2型糖尿病的几率也很大。
怀孕期间随便吃吃喝喝,很可能就吃出两代人糖尿病。朱大龙提醒准妈妈们,孕期要管住嘴,吃得均衡些,既可避免自己患上妊娠糖尿病,也让下一代远离糖尿病高危人群。如果生下了低体重儿,家长千万不可拼命喂养,因为过度的高蛋白饮食会导致肾脏更加不堪重负,加速小孩慢性病的提前爆发。
提醒
降糖中药别乱吃,正规的只有消渴丸一种
据统计,目前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9.7%,以此计算,全国的糖尿病患者高达9200万人。如果算上空腹血糖异常的糖尿病“后备军”,这一数字将突破两亿。巨大的市场面前,打着降糖旗号的中药广告无孔不入。
但是,正规的中药降糖药只有一种——消渴丸,朱大龙介绍说,“它的成分有点像六味地黄丸,然后里面也加了优降糖这个西药,这个是国家批准的。”至于其他的中药降糖药,朱大龙建议远离为好。“因为所有的降糖药都要有西药,但是不瞒你说,这种药里究竟是什么成分,我们都不知道,吃了对身体有副作用,也没有人知道。”
“如果真如宣传说的那么有效,能攻克糖尿病,全国大医院怎么都不用,专家为什么都不用,没道理的。”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有病还是去正规医院看医生,一个月吃两三千块钱的假药到医院很可能两三百块钱就控制了。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4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