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虐童事件:更需启动对受虐儿童心理援助
2012-11-13 19:51:12 来源:

  近期接连出现的多起教师虐待儿童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引发公众热议和家长关注。身为老师,如何能对年幼的孩子下此毒手?专家指出,施虐者可能存在心理上的问题,或因没有很好地管理自我情绪。专家提醒,虐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在情感方面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这种伤害对7岁以下孩子的人格成长影响非常严重,将会影响孩子一生,受虐儿童长大后也有可能对别人施虐。专家建议,孩子受伤后,家长要及时帮助其重建安全感,必要时应对孩子做创伤性心理危机干预。

  10月15日,山西太原一5岁女童因不会算术,半小时内被老师狂扇几十个耳光;10月24日再曝出浙江温岭市女教师虐童照,目前当事人已被刑拘。近日接连曝出的校园虐童暴力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引发公众热议和家长关注。那么,心理专家如何看待此类事件?涉事教师又是出于何种心理?

  施虐教师或存心理问题,没有很好管理自我情绪

  身为老师,如何能对年幼的孩子下如此毒手?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舒曼认为,施虐者可能存在心理上的问题。他分析说,第一种可能是施虐者平时自己遭遇到挫折,从而去攻击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以释放自己的坏情绪;第二种可能是这些施虐者有人格障碍,喜欢通过强制手段来控制或者虐待他人;第三种可能是施虐者心理不成熟,人格不健全,对孩子不懂得用正确方法与之交流。

  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杨梦华则认为,几起虐童事件中涉案教师做出此类举动,或因没有很好地管理自我情绪。平时无序地或超常规地往外释放情绪,才会做出超常规的行为。现在的“80后”甚至“90后”年轻教师,他们情绪失控的原因主要来自两点:一是他们多数作为独生子女长大,备受家长呵护和自我中心是他们的普遍成长标签。二是他们生长的环境,包括物质的宽裕和思想的开放程度,都是有史以来的最好,这导致他们社会化的状态相对弱,个性化的状态比较强,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性在他们身上表现得不如父辈甚至更上一代那样强。但他们的主观意识或许并非真想伤害别人,因为不是那种跟你有多大仇恨采取报复行为,而仅是为了满足自我情绪的冲动,由此造成对孩子的伤害。杨梦华提醒,这种伤害对7岁以下孩子的人格成长影响非常严重。

  虐童可能对孩子一生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虐待儿童不只是造成孩子身体上的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心理伤害。心理专家认为,如果事后没有处理好将会影响孩子一生,受虐儿童长大后也有可能对别人施虐。

  “虐待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在情感方面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会昌说,“孩子在幼儿期得不到周围大人的关爱,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孩子在4岁时,正在形成自主性,当着其他孩子的面羞辱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破坏、阻碍孩子自主性的形成,使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拖后。

  杨梦华认为,7岁以前是奠定人格的基础,过了青春期才能够成型。三五岁的孩子受到伤害,到真正能够表现出影响至少在10多年以后,所以孩子心理的受伤害程度很难量化。再退一步说,就算是十几年以后了,量化之前伤害造成的影响也是个难题。

  另外,老师虐待孩子,会成为其他孩子的“榜样”,这些行为会鼓励他们去攻击、虐待别人。陈会昌教授强调说:“虐待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国外许多研究都表明,幼儿期受过虐待的孩子,在青少年期甚至到了成人期,都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

  杨梦华还强调,幼儿园教育是奠定一个人人格成长的基础。所以,幼儿园教师录用时一定要进行心理健康测评,若其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就不应该当幼儿园教师。另外,所有幼儿园的教师,应该定期做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们也有烦恼,但学校要引导他们怎样去保持自我心情舒畅,别将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给孩子,这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孩子受伤后,家长要帮助其重建安全感

  一旦孩子遭受到伤害甚至虐待,家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抚慰他?舒曼认为:

  首先,家长和孩子周边的人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受到伤害后,他会以为整个世界都是危险可怕的,他的安全感完全被破坏,这时候他需要温暖和陪伴,需要重建安全感。

  其次,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不能反应过度也不能当做没这回事。

  第三,家长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来帮助孩子逐步恢复正常。例如邀请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到家里来玩,帮助孩子交几个热心朋友等。

  如果事件已经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一定要对孩子做创伤性心理危机干预,而且要越快越好。杨梦华建议,家长一定要找有经验的机构。国内有一个团中央办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热线12355,它可以向家长介绍一些咨询中心或者服务机构帮助孩子心理康复。另外,家长也一定要有自身的心理调整,孩子心理危机干预之后,长期的心理健康要作为一件日常工作来干,最起码要持续到孩子青春期。

  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家长一定要关注自己。如果家长自己心理不健康,他就不会带出健康的孩子。

本文标题:虐童事件:更需启动对受虐儿童心理援助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4894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