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了解到,从怀孕到宝宝6个月大的养育成本2000年为5000元,2012年已达2万元。今年,随着“龙宝宝”的扎堆出生,使得婴幼儿用品市场销量大幅增长,市场繁荣的同时,不少产品也是涨了又涨。此外,不少80后父母“便宜没好货”的观念,也在某些方面“助长”着这一趋势。
婴幼儿用品价格普涨80后父母压力倍增
西部商报报道,继洋奶粉价格接连上涨后,婴幼儿用品也开始再次提价。是纸尿裤价格涨了,去年还卖120元钱的一款名为“呵宝”的婴儿推车今年都涨到了160元钱,整整涨了40元钱,还有婴儿玩的皮球、外贸小玩具、婴儿手套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上涨幅度至少在10%以上。市民郑慧娟对婴幼儿用品涨价“深恶痛绝”,“实木婴儿床的价格涨的最厉害,一款去年卖300多元的婴儿床,今年已涨到了500多元钱”。
兰州市城关区定西路附近一家婴幼儿用品专卖店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花王纸尿裤我们店以前有,但是供货商为我们供货时前后涨价两次,我们不得不跟着涨价,造成许多经常光顾我们店熟客的反感,所以之后我再没上过货。目前店里有的就只有贝舒乐纸尿裤,价格是一包140元钱”。
个性化婴儿用品受80后父母热捧
11月3日正逢双休日,记者来到位于小西湖附近的六一商城和儿童城踏访时看到,几乎所有的婴儿用品店都推出了一些个性化的婴儿用品,包括奶瓶消毒锅、暖奶器、各式卡通图案的奶嘴、早教类图书音像用品等。商城内一位经营婴儿用品的老板告诉记者:“今年龙宝宝扎堆出生为我们婴幼儿用品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人气和商机,尤其是现在的父母都是80后,思想比较新潮,对产品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个性化的产品很受欢迎,产品销量相比去年至少要增长四成左右。”
“这个推车的价格是280元,价格虽然贵了些,但是这个推车的罩布有防止紫外线的功能,而推车个性化的设计以及折叠后易于携带的好处让我和妻子决定购买这种推车,”正在和妻子为自己的宝宝购买婴儿推车的市民李长义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儿童城的推车我们基本上都看过了,也有160元、180元左右的推车,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能够防止紫外线功能的推车。李长义对于婴幼儿用品涨价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说:“孩子的钱最好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最舍得给孩子花钱”。
12年内兰州育婴成本翻两番
生一个“龙宝宝”,是今年已满31岁的杨彦军和妻子的最大心愿。今年4月25日,杨彦军的儿子出生,为他们一家人带来了许多欢乐。
但是昂贵的育儿成本,让杨彦军在喜得贵子的甜蜜当中多了一丝苦闷。杨彦军告诉记者,从他妻子怀孕算起,包括核桃仁等各种补品以及各类产前检查,前后费用算起来大概有3000元钱。妻子生产时,选择的是剖腹产,当时花费的医药费、手术费、住院费以及在医院一个星期中支付的其他费用超过8000元钱。此外,在宝宝出生前,他们夫妻俩还为宝宝买袜子、奶瓶、隔尿垫、婴儿床、玩具以及大小婴儿用品达40多项,总共要花费近3000元钱。
“宝宝出生后在医院一个星期就出院了,出院后的花费就主要集中在奶粉和尿不湿上,至于爽身粉、婴儿沐浴露、衣服等都是很少的一部分支出,都还不算在主要花费上。”杨彦军告诉记者,孩子出生后母乳不够吃,所以他给宝宝买的是99元一盒的贝因美(002570,股吧)奶粉和140元一袋的贝舒乐纸尿裤,“奶粉一个月五六盒,纸尿裤一天要用近10片,这两样一个月至少要花费1000元钱。”现在,已经6个月大的宝宝,仅花费奶粉和尿不湿的费用就已超过6000元。记者粗略统计后得出,杨彦军的妻子从怀孕到宝宝6个月大,花费大概需要2万元。
市民王女士说,她是在2000年生的龙宝宝,当时包括产前孕检、B超、抽血验血等各类费用大概是800元,生产时包括住院费、生产费以及产妇医药费共花了2000元左右,产后6个月内购买奶粉大概花费为1200元,做尿布、被褥、枕头、衣服等大概需要1000元。“那会儿根本不知道啥是尿不湿”。
记者统计对比后发现,12年的时间里,从怀孕到6个月大,宝宝的养育成本从2000年的5000元上涨到2012年的2万元,整整翻了两番。
儿童消费市场迎来空前繁荣
鑫报报道,两年前,在兰州还是寥寥无几的儿童游乐园,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却已是遍地开花了。随着80后新生代父母进入生育高峰以来,“独二代”更成了家里的“香饽饽”,421的家族结构使他们成了家里的宝贝、吃穿用行玩,样样都追求品质、个性。精明的商家更是紧抓“机遇”,纷纷投资儿童消费市场。这就使得兰州的儿童消费市场迎来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尤其如婴幼儿食品、服装、玩具、早教、游乐等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尤其是作为朝阳产业的儿童游乐市场,其发展之迅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意料。
一位拥有连锁儿童亲子游乐园品牌的业内人士称,目前一家室内亲子游乐园的投资在30万元左右,而投资回报期最短可以在一年内完成,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市场都出现了爆发式发展的局面。可以说,儿童室内亲子游乐园的发展成了儿童消费市场的一匹“黑马”,当然,兰州也不例外。
专家呼吁理性消费
凤凰网报道,有心理学专家称,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对孩子的消费往往更容易冲动,加之四个老人加父母的家庭结构,导致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可以理解,但没必要让孩子生活得太精致、太奢华。也有不少家长直呼,这么大的孩子长得快,耗费过多财力为他们买名牌,其实很没有必要。
针对目前婴幼儿消费日趋奢侈的现象,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则认为,过于追求奢侈消费的举动,是极少数人炫富心理的体现,不会被社会主流所认可,甚至对整个社会阳光、健康的消费心态会产生负面影响,不论是商家还是顾客,都应理性看待婴幼儿奢侈品消费。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48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