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合生元呵护婴儿配方奶粉(1阶段)在中国市场上的售价超过230元,而其高端产品的价位更是让人咋舌,合生元超级呵护婴儿配方奶粉(1阶段)每罐486元。
但就是这么贵的产品,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幅却高达110%,远高于其他土洋品牌。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洋奶粉在国外售价并不高,比如雀巢旗下一款高端品牌,在国外的售价仅为国内的四分之一。喜宝一阶段婴幼儿奶粉,在欧盟市场的售价,以英国为例,为7.66英镑,折合人民币不到80元。而在京东商城上,标价超过200元。尽管在配方上针对中国消费者做了一定的改良,但价位仍比海外市场高出1.5倍。
配方奶粉在国内市场价格高企,且远高于海外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
到底是谁让奶粉在中国卖得这么贵?其间又有着怎样的利益链条?
四层分销推高奶粉售价
“喜宝在中国市场上的售价比德国本土市场也高了近一倍。”德国奶粉第一品牌喜宝的董事长Stefan Hipp10月17日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吐露了玄机,“中国市场上的婴儿奶粉价格与全球其他国家相比可能都是最高的”。“中国实在太大了,我们的物流不可能像在德国那样,能做到从工厂到零售终端的扁平化销售模式。”他解释说,“我们只能依托中国总代理和各级经销商还有门店的共同努力,才能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一罐奶粉几百块钱的售价,表面看利润丰厚,谁也想不到,我们的利润也就十来块钱” ,谈及奶粉市场的利润,德国喜宝中国总代理广州妥善生物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黄小勇感叹,“其实我们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暴利。”
“如果以一罐奶粉的利润为100%来计算,总代层面拿到手的一般在7%-12%之间”。黄小勇透露,省级经销商一般为10%-20%左右,区域经销商为25%-30%不等,门店占25%-50%左右。如果是较大的区域,还会在经销商和门店之间挤出20%多个点给分销商。厂家的利润也才10%左右。
“7%-12%的利润其实也只是毛利率,”黄小勇称,“我们还要帮经销商们做全国的市场推广,这些费用都是从这里面出。”
在英国从事海外代购的严女士介绍,英国市场奶粉销售有严格的管控,厂家的奶粉都是直供大型商超,因此省去了不少中间环节。
百万元进场费再添一把火
“也许你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在很多城市的大型商超都看不到喜宝的产品”,黄小勇透露,他们跟很多新进品牌一样,都付不起大型卖场的进场费,我们只能借助母婴店渠道铺货。
“各大卖场,如家乐福、沃尔玛,没有几十万元到数百万元的进场费,根本进不去。卖场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促销、店庆等活动,加上其广告推广费用等等,每月没有3000元-5000元是打不住的。”黄小勇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奶粉就只能借助涨价,把风险转嫁给消费者。这也是近年来奶粉价格一路攀升的原因。”
黄小勇保守估计,目前在上海、广州等地,仅在商超招一名导购的费用至少得3000元,而在2007年,这一费用仅800元左右,5年来,这一项人工费用翻了接近4倍。
除了分销成本外,进口奶粉要进入中国市场还需要缴纳10%至15%的关税、17%的增值税和3至5个点的运输费用,这些都会直接拉高进口奶粉的价格。
当记者问及Stefan Hipp是否有在中国设厂的打算时,他表示,“虽然我们看好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但中期我们并不准备在中国设厂。”
“在中国开设工厂就意味着,需要进行有机农业的生产。”在他看来,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说,“我们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哪些需要合作伙伴帮我们打理。”
据介绍,喜宝在德国与上游超过6000家农场形成合作关系,其生产面积超过15000公顷,能为该公司发展提供各种原料。
三聚氰胺事件后配方奶市场首度回归良性发展轨道
谋战略新布局奶粉业大佬频频造访中国
跨国食品企业在中国配方奶粉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虽然此前已有上百个婴幼儿奶粉品牌加入中国配方奶粉市场的争夺战,但近期,随着中国奶粉市场回归良性发展轨道,业内大佬又纷纷开始造访中国,谋划战略新布局。
18日,雀巢首席执行官保罗·凯德带领高管团队造访上海,并选择在上海发布其第三季报,这也是该公司在瑞士总部之外进行业绩发布的第二次,而上一次选择的是法国巴黎。
不仅雀巢重视中国市场的战略,去年12月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德国喜宝,也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就在雀巢高层造访上海的前一天,作为全球有机奶粉的领跑者,德国喜宝董事长Stefan Hipp先生一行也先期抵沪,向中国主流媒体介绍其有机食品和表达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
三聚氰胺事件后首实现双增长
整个中国奶粉业最利好的消息是,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第一次出现了销量和销售额双增长。据AC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的三年,2009-2011年的销售都呈现下滑趋势。而截至今年上半年,这一下滑趋势不仅得到扭转,而且,首次实现销售额增长14.5%,销量增长4.1%。
不仅是上半年的业绩,日前,多家奶粉业大佬发布的三季报也显示今年出现双增长的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
18日,雀巢集团三季报显示,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2012年前三季度,雀巢集团总销售额增长11%,达676亿瑞士法郎。
雀巢集团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获得高增长,其主要动力来源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和麦片等产品。保罗·凯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们不具体提供哪个国家的数据,但我可以透露的是,大中华区的配方奶销售额,为两位数增长。”
10月17日公布的法国达能的三季报也显示,借助于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达能婴幼儿营养事业部凭借旗下多美滋(Dumex)、可瑞康(Karicare)、牛栏(Cow & Gate)、Nutrilon、Aptamil和Bledina等多个知名奶粉品牌,在2012年第三季度的全球销售额达到10.62亿欧元,同比增长11.5%,而在2012年前9个月的销售总额则高达31.52亿欧元,同比增长11.4%。
而作为家族企业掌门人的德国喜宝董事长Stefan Hipp先生,也在上海高调宣称,对中国市场的销售状况非常满意,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
德国喜宝中国总代广州妥善生物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黄小勇,有过12年奶粉从业经历,他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奶粉行业正逐步摆脱了三聚氰胺阴影,实现了过去销售量和销售额同步增长的健康、快速、朝阳形象。
而此前,因为受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国内配方奶粉销售额和销量从未回到过事件前的水平。
洋奶粉与国产奶粉“平分天下”
历经三聚氰胺事件冲击,时隔四年后,奶粉市场占有率的天平已不再向本土品牌倾斜。
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前,本土品牌牢牢地把控住了市场70%的份额,而截至今年上半年,本土品牌丢失了20%左右的销售份额,市场的天平开始向合资或进口品牌倾斜。截至今年上半年,洋奶粉在中国市场销量占比已达49%,形成了“平分天下”的市场格局。
而有调查表明,多美滋、雀巢、雅培、惠氏等几个品牌铺货率占主流卖场80%以上份额,而几个大的国产品牌,如伊利、贝因美、雅士利铺货率为50%以上。
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表示,合资品牌是市场上售价最贵的奶粉,平均每卖一罐奶粉的价格相当于两罐国产奶粉价格,如果销量上与国产奶粉持平的话,那么其销售额至少将超过国产奶粉销售额的三分之二。
分析人士认为,事实上这也是洋奶粉大佬看中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陈连芳还认为,相对中国而言,欧美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加上人口基数较小,这决定了其配方奶市场有限,这也是各大洋奶粉巨头纷纷造访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雀巢首席执行官保罗·凯德及相关高管和德国喜宝董事长Stefan Hipp均表示,未来非常看好中国市场。
“我对中国市场潜力很有信心。首先是婴儿配方奶粉市场,我相信其他婴儿食品也会取得较快增长。”Stefan Hipp表示,“中国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婴儿食品市场,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商,我们希望会在中国市场有更大的影响力,因为我们注意到,中国母亲们越来越关注给婴儿提供更好食品。”
而达能也在公布三季报的同时,特别强调,仍将优先开发产品品类,并追加包括中国在内的高增长潜力国家的投资。
本文标题:喜宝奶粉老板称中国奶粉价格全球最高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4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