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5个“全球洗手日”。据报道,每年在发展中国家,有近400万儿童死于腹泻及呼吸道疾病,通过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素养及提供安全可靠的用水,估计每年可挽回150万儿童的生命,其中科学的洗手比注射疫苗及医学干涉更有效。
怎样才是科学的洗手方法,昨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株洲市一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龙云铸。
案例
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就读于天元区某家幼儿园的3岁的童童(化名)与另一名携带手足口病毒的小伙伴共玩玩具后而感染手足口病。
玩了玩具后,童童以手触摸了口鼻等处,因此感染手足口病,起初父母当感冒治,后来送至医院,“孩子已经高烧、呕吐,经检查是重症手足口病,幸好救治得及时,他最后无大碍。”龙云铸说,“在临床上,手足口病经手接触传播致病比较常见。”
危害 一只脏手或有50万个病原微生物
“一只脏手上可能有30万—50万个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龙云铸说,不洁净的手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比较常见的有手足口病、红眼病、痢疾、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流感、腮腺炎等。“一些寄生虫,也可以通过手传播至人体内,比如蛔虫、钩虫等。”
方法 不要在脸盆里洗手,科学洗手不少于20秒钟
“洗手并不是人人都会,一般我们推荐6步洗手法。”龙云铸建议不要在脸盆里洗手,“最好是感应式的水龙头,每次洗手一般不少于20秒。”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每次进餐、如厕和接触钱币等情境下都要洗手。龙云铸做了补充,“抱小孩前、抱宠物、接触到公共设施及做完卫生及劳动后等都要勤洗手。养宠物的也要视情况给宠物洗澡。”长株潭报记者 杜方江 实习生 李东桥 株洲报道
本文标题:3岁孩子玩玩具后没洗手 竟患上手足口病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4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