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安宁区宝石花路邮局的工作人员收到一批特殊的信件,这批信件是一群大学生送来的,共224封,相同的信封、娟秀的字迹,寄出的目的地惊人的一致——都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5省区224家妇幼保健院的“院长办公室”。
记者了解到,活动的发起人是一个叫柯晓雯的女孩,她是西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大三的学生。柯晓雯告诉记者,刚上大学时她就参加过很多场学生社团组织的宣传“消除乙肝歧视”的活动,向社会各界发出过“消除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的歧视,还‘乙人’平等婚恋环境”的呼吁。
柯晓雯告诉记者,此次通过微博在安宁大学生圈子里发起“写信给甘、青、宁、藏、新5省区224家妇幼保健院
院长,呼吁幼儿入园禁查乙肝”的缘起,是法制网的一篇新闻报道。该报道援引全国反歧视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发布了《2012幼儿入园(入托)乙肝歧视调查报告》内容“通过对全国近4万家幼儿园和2329家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抽样调查发现,5成妇幼保健机构违规查乙肝,3成幼儿园拒“乙肝宝宝”入园。得知此消息后,柯晓雯觉得那些妇幼保健院违规进行乙肝检测的行为,严重的损害了乙肝宝宝的平等受教育权。
柯晓雯说,早在2010年2月10日,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明确规定 “取消入园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儿童受教育权利”。而从2010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 教育部令第76号)》所附的《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中也不包含乙肝检测项目,该文件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开展健康检查,不得违反规定擅自改变。”
于是,柯晓雯通过微博和校园论坛等征集对此活动感兴趣的大学生志愿者,帮助自己一同完成向甘、青、宁、藏、新5省区224家妇幼保健院院长写信呼吁幼儿入园禁查乙肝的“重任”。
柯晓雯和她召集的同学们一起,挤出晚上休息的时间,写信、修改、打印、装订……。“224封信,听起来并不是大数目,但一封一封的完成它们仍然是项很艰巨的任务!尽管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很累,但是一点也不感到烦。乙肝传播途径有三种,血液,母婴和未经安全防护的性行为传播,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因此,一起工作、吃饭、交谈、握手、拥抱,并不会传染乙肝病毒。消除歧视,让乙肝宝宝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内心深处诚恳的呼声,也希望224位院长们收到我们寄去的信件后,按照法定的体检表进行幼儿入园前的体检。”柯晓雯说。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3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