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完成定向增发仅10余日的光明乳业(600597.SH)喜悦之情还未完全释放,就因接连而来的产品质量投诉占据了媒体的各大版面。公司股价也在一周之内大跌近8%,以高价获得增发股票的各大机构不仅失去了上亿元的账面浮盈,但或许更令众多机构担忧的是,光明业绩是否由此重蹈覆辙。
对于光明乳业来说,最近一段时间可谓是多事之秋,质量风波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6月底被媒体爆出安徽部分学生饮用光明牛奶出现身体不适甚至呕吐,到上海车间操作失误牛奶掺入碱水,从广州检查出奶油及50%减脂芝士片菌落总数超标,到几天前上海再次出现鲜奶酸败事件,而如今北京销售的婴儿奶酪制品又违规添加卫生部明文禁止的乳矿物盐。
光明乳业销售所倚重的以上海为首的华东地区和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则成为质量爆发的重灾区。而光明此前公布的靓丽半年报或许将由此止住上行的势头。
上半年,光明乳业一枝独秀,净利润接近1亿元,同比增长31.89%。
这对于光明如今的遭遇来说显然不是好的参照。在上半年另外两强收缩广告促销费用的同时,光明广告费用却逆市增长27.2%,达到了3.32亿元,这也保证了公司高端产品的销售力度,如今产品质量频遭投诉,势必会对终端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但由此造成的业绩的压力只会更大。按照光明乳业去年制定的经营计划,上半年公司营收完成全年收入指标的4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和激励成本后的净利润完成全年指标的34%,显然公司下半年的盈利压力要更加明显,这对于丑闻缠身的光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对于众多高价参与光明乳业定增的机构来说,质量问题引发的股价跳水从而导致账面盈利的蒸发显然是沉痛的打击。就在本月初光明刚刚完成首次定向增发,并且发行价最终定在8.08元/股,高于发行底价7.85元/股。在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机构显然是更加看好光明的发展。
从光明乳业公布的定增发行结果来看,基金、私募联手社保基金耗资14.2亿元,分食了增发的1.76亿股,限售期至2013年9月3日。定增结果公布时光明乳业的股价尚在9元附近徘徊,定增机构由此直接浮盈近2亿元,然而随后的产品质量风波,光明股价连续跳水,股价经距定增的价格只有一步之遥,破发随时会出现。
光明乳业9月21日收于8.29元,下跌1.66%。
本文标题:光明乳业连遭投诉 定增机构坐失上亿浮盈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37125.html